金融学专题研究论文
本页面为金融学专题的论文推荐阅读,作者皆为清华大学相关单位。仅限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有其它关注的金融学专题,请随时与金融学科馆员联系!
需在清华大学校内IP段,且需通过TUNet登陆出校。
数字金融创造价值的五方面要点
《新金融》2024,(8),北大核心【摘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是基础。数据化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化转型对处于高度竞争环境下的金融机构亦尤为重要。数字金融应包括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金融创新服务。这其中,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性工程,其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不仅包括了技术层面的支持,而且涵盖了制度层面的安排。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创造价值需关注的要点,特别是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当下需要构建完善的几大方面,包括数据要素平台的建设、司法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等。
新型举国体制与世界数字经济强国的构建
《当代经济管理》2024,(5),CSSCI 北大核心【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其中,第一要务是做强。做强数字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数字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数字技术的竞争。数字技术的研发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风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做强数字经济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研究——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调查世界》2024,(2),CSSCI【摘要】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将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拓展到多地区多部门情形,并通过定义溢出效应来区分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内外经济拉动和推动的差异化效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强于推动效应。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华东经济管理》2024,(2),北大核心 CSSCI【摘要】文章基于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构建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非线性效应。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
《审计与经济研究》2023,(4),北大核心【摘要】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和城市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增加了区域内企业的现金持有,且数字金融分指标中除了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外,二级指标中的数字支付和互联网信贷业务均会显著增加企业现金持有。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影响渠道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11),北大核心【摘要】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能够深刻重塑并赋能经济,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载体,在数智时代下发挥何种微观效应?以企业风险承担作为切入点,剖析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内在作用机制。
数字经济发展下的金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清华金融评论》2023,(05),AMI【摘要】近年来,政企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数字安全概念升级、落地。数字时代的安全,不仅要防范网络中断和系统瘫痪等风险,保障“线上”网络系统安全,更要进一步保障“线下”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稳定。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中要求的安全合规角度探讨金融行业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就金融行业网络安全合规下如何开展安全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数字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来自中国37家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北大核心 CSSCI【摘要】以2009—2019年中国37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数字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现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并且当前数字金融发展的测度指标值位于拐点右侧,继续发展数字金融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负债成本和负债结构在数字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倒U形”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数字金融发展未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信用风险产生显著影响,而与非五大行的信用风险间有显著的“倒U形”关系。
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经济影响
《清华金融评论》 2022,(03),AMI【摘要】研究发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数字化进程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居民对于互联网财富管理服务的参与程度与日俱增,并且在不同的用户之间存在异质性;中国居民参与线上财富管理能够帮助提升其账户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
《工业技术经济》 2022,(01),北大核心【摘要】本文利用2017~2020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假定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其中,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和产业融合等细分维度均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地,其影响机制为企业外部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营商软环境的提升。同时,这一影响具有异质性——在国有性质、存续年限更久以及规模更大的企业分组中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