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嘉宾:刘笑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主持人:丁四新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
讲座时间:2018年5月8日(周二)下午15:00—17:00
讲座地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大同厅
主办者: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
冯友兰先生简介
冯友兰先生(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他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于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和系主任、院长等职。他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冯友兰先生一生著述丰富,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他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影响广泛,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准。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起到了典范作用。1939-1946年,他出版了《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建构了“新理学体系”,奠定了他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刘笑敢教授简介
刘笑敢,1947年生于河南,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85),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道家与中国思想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曾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创办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创刊主编。曾于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亦曾于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PSR、CST等院校任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在欧美、亚洲重要学术机构担任委员、理事、主讲人、评鉴人、考试委员、讲座教授和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道家哲学、先秦诸子哲学、古代文献及简帛资料、中国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等。主要著作包括《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两极化与分寸感》《庄子与沙特》《老子古今》《老子:年代新考与思想新诠》《诠释与定向》《道教》、Dao Companion to Daoist Philosophy(道家哲学研究指南)、Classifying Zhuangzi Chapters (《庄子》分类考)、Orientational Issues in Textual Interpretation (经典诠释中的定向问题)。在内地、香港、新加坡多次获得优秀教学奖、著作奖和研究奖,多种中、英文论著被分别译为英、中、韩或日文。
讲座内容提要
老子主张“报怨以德”,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仅就该不该以德报怨的角度来说,仅从文字上来看,老、孔二人的思想是直截对立的。
但是,这个结论是不妥当的。其前提是将两种观点从老、孔二人的思想体系中抽离出来,变成孤立的命题,放在一条直线的两端形成对反的无可调和的观点。这样做可以引出纯命题、纯理论的道德哲学的思考。但这不是笔者的兴趣。笔者认为这种作法大大简单化了老、孔二人的思想,将思想史上的丰富多彩的理论图景过度抽象化了。这种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不符合思想理论的历史实际,也不利于我们从古代的色彩斑斓、纵横交错、多层次、多侧面的的思想世界汲取有益于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思想理论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