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不通的时候,可能书中不经意地就带给你启发,甚至聊天的时候就给你启发。”
本期 水木开卷·从游悦读 邀请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带来他的悦读故事。
谈到童年经历,张国刚老师记得自己从小就喜欢听奶奶讲故事,到后来逐渐长大,阅读《三国演义》《中国文学史》《中华活页文选》等等,涉猎更加广泛。他认为读书不用带有某种目的,能找到的就都拿来读。
机缘巧合下,张老师大学进入历史系学习,他一直坚持写作,并且感到写作冲动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强烈,到六十岁以来更是写了十几本书。
有所想就把它写出来,有所体悟。当你想不通的时候,可能阅读不经意地就会给你启发,学和想这两个东西都不能少。
张老师认为,写一篇文章也许很容易,但是要写一本系统性的书,光冲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持续地积累,而每个人有自己写作方式和做学问的方式,有的是跟性格相关的。
对于“教学相长”,张老师也深有体会。他当大学老师已经四十多年,一直深耕讲台坚持开课。他感受到在讲授的过程中把思路整理出来,对自身的写作也很有好处。对张国刚老师而言,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因材施教,人文历史通识类的课程更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认知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