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English
9:00 ~ 17:00
  -
- / -
  -
-
首页 咨询 服务办理 我的图书馆
首页 > 科研支持 > 开放科学 > 资讯动态 > 时事追踪 > 正文

时事追踪

开放科学观察 | 前沿动态与趋势(七)

时事追踪
2025年08月13日

本期聚焦从全球开放科学监测到出版模式转型的多维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首份全球开放科学监测成果与原则,提出三大核心支柱,构建未来政策评估框架;美国NCSES报告揭示全球开放获取出版趋势与科研影响差异;英国皇家学会宣布2026年全面采用S2O模式,实现旗下期刊免APC开放获取;最新《中国学术出版发展报告》梳理国内OA期刊白名单与国际期刊预警体系;OpenAI时隔六年首次推出可在个人电脑运行的开放权重推理模型,标志着大语言模型开放策略的重要转向。


一、开放科学监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全球开放科学监测成果与原则

7月7–8日,全球500余位利益相关方齐聚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及线上会议,分享落实2021年UNESCO《开放科学建议书》的最新进展,并探讨监测与评估方法。会议基于77个成员国提交的国家报告,总结了当前挑战——如数据分散、机构间协调不足、公众与科研人员对开放科学的认知度有限,以及传统科研评价体系的制约——同时也展现了在国家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和多方参与方面的积极进展。

大会发布由41国150位专家制定的《开放科学监测原则(Principles for Open Science Monitoring)》,提出相关性与重要性(Relevance and significance)、透明性与可重复性(Transparency and reproducibility)、自我评估与责任使用(Self-assessment and responsible use)三大核心支柱,为全球共享和应用提供框架指引,并计划于2026年提交UNESCO执行局审议。UNESCO将持续推进数据分析、区域洞察和能力建设,成果将纳入2026年《开放科学展望(第二卷)》及全球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工具观测站(GO-SPIN)以及开放与包容科学枢纽(Open and Inclusive Science Hub)等相关国际政策平台,为全球政策制定与实践提供持续支撑。

会议期间,欧盟PathOS、EOSC Track、OPUS项目分别展示了《开放科学影响指标手册》(Open Science Impact Indicator Handbook)、开放科学观测站(Open Science Observatory)等监测工具与实践经验,并强调包容性、可操作性和本地适配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1] A step towards global open science monitoring. 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step-towards-global-open-science-monitoring


全球开放获取出版趋势与影响:低收入国家金色(Gold)OA占比最高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下属的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最新报告分析了2003–2022年全球开放获取(OA)出版的发展态势,基于Scopus数据库评估各国OA产出及科研影响。

报告显示,全球OA文章占比已增长至2022年总发文量的近一半,其中金色(Gold)OA文章[注:本文指在完全OA期刊发表的文章]增幅最显著,从2003年的2%跃升至2022年的30%,而订阅文章(Closed-access articles)占比由58%降至45%。尽管如此,中国、美国、印度等出版大国仍以订阅文章为主。

在收入分组中,低收入国家Gold OA占比高达62%,远高于高收入(30%)、中高收入(30%)和中低收入(26%)国家,但低收入国家在全球Gold OA产出中占比不足1%。

科研影响方面,按全球被引前1%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articles,HCA)比例衡量,2020年Green OA的科研影响力(HCA比值2.01)高于Gold OA(0.74)和订阅文章(0.83),显示不同OA模式在学术影响上的显著差异。

NCSES指出,OA文章的增长反映了科研出版实践的结构性转变,但各国差异与作者选择仍受期刊声誉、成本及出版流程等多重因素影响。

参考资料:

[1]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 (NCSES). 2025. Open-Access Publishing in a Global Context. NSF 25-347. Alexandria, VA: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vailable at https://ncses.nsf.gov/pubs/nsf25347


二、开放获取出版

英国皇家学会计划2026年实现期刊全面开放获取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宣布,将于2026年通过“订阅开放”(Subscribe to Open,S2O)模式,使其8种订阅期刊(包括全球最古老的同行评议期刊《哲学汇刊A》《哲学汇刊B》)实现全面开放获取,并免除作者文章处理费(APC)。

按照计划,若有足够多的图书馆续订,这些期刊将在当年开放阅读与投稿,这意味着任何作者或读者都可以免费阅读或发表论文,而不仅限于隶属于订阅图书馆的用户。S2O被视为一种高效、公平的出版转型模式,可按年度将期刊从订阅制转为开放获取。

英国皇家学会将继续与图书馆、机构和联盟合作,推动长期S2O协议。今年早些时候,其已与巴西高等教育人员促进会(CAPES)达成协议,使隶属CAPES支持机构的巴西作者可在皇家学会期刊免费发表论文。皇家学会称,这一举措将加快其开放获取进程,扩大期刊的全球影响力。该行动与学会正在进行的“科学出版未来评估相辅相成,延续了自1665年创办全球首份科学期刊以来在学术传播领域的创新传统。

参考资料:

[1] Royal Society sets out plan to move journals to full open access in 2026 through Subscribe to Open. https://royalsociety.org/news/2025/08/subscribe-to-open/


《中国学术出版发展报告》梳理中国OA期刊白名单与期刊预警名单

近日,第三份《中国学术出版发展报告》发布,系统介绍了中国近十年建立的多份开放获取(OA)期刊白名单,包括GoOA完全OA期刊白名单、国际OA期刊推荐名录(OARL)、全球OA期刊索引(OAJ),以及支持本土期刊的中国OA期刊数据库(COAJ)和中国开放阅读科技期刊目录(DCORJ)。

报告详述了这些名单的背景、制定机构、遴选标准、申请流程及收录规模,并梳理了中国针对国际期刊的预警名单体系——包括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公开发布的名单,以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维护的保密名单。该体系旨在引导科研人员做出合理的出版选择,维护科研诚信与学术生态健康。

参考资料

[1] Report on China's OA Journal and Early Warning Lists. https://stm-assoc.org/report-on-chinas-oa-journal-and-early-warning-lists/

[2] 报告全文:Yan, Shuai; Robertson, Mark; Na, Eric (2025). Report on China’s OA Journal and Early Warning Lists. figshare. Online resource. 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29832920.v2


三、大语言模型开源动向

OpenAI时隔六年发布开放权重推理模型,可在个人电脑运行

OpenAI近日宣布推出两款开放权重(Open-weight)语言模型,这是自2019年GPT-2以来首次对外开放模型参数。与开源(Open-source)不同,开放权重模型公开训练参数,但不包含完整训练数据与方法,仍允许开发者在本地或私有环境中运行并微调模型。

其中,大型模型gpt-oss-120b可在单块GPU上运行,小型模型gpt-oss-20b 则可直接在个人电脑部署,性能与OpenAI自有的o3-mini和o4-mini推理模型相当,在编程、数学和健康领域任务中表现突出。两款模型基于纯文本数据集训练,并加强了科学、数学和编程领域的知识。这一举措让用户能够在本地基础设施中安全运行模型,被视为OpenAI开放策略的重要转向。

参考资料:

[1] OpenAI releases open-weight reasoning models optimized for running on laptops.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media-telecom/openai-releases-open-weight-reasoning-models-optimized-running-laptops-2025-08-05/


全部问题

Hi,你好

有问题咨询馆员?

常见问题

< 查看全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