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浏览科技新闻,会不时看到预印本三个字。
这是2020年2月很多媒体都报道或转载过的新闻:2月9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新冠病毒感染者临床症状的论文,调查统计了全国1099名病人,是当时新冠病毒症状研究样本容量最大的研究。
(论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
同年2月29日,这篇论文在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正式发表。
类似的科技新闻并不少见,比如清华北大联合研究团队 “发现两个新型四夸克态”。
(新闻链接: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1/60199.htm)
2021年3月2日,该研究论文发布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103.01803)
8月17日,在著名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正式发表。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预印本。
问 什么是预印本?
答:
预印本(preprint),一般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出于和同行交流的目的,自愿先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科研论文。
一般情况下,预印本虽然不是经过同行评审、最终正式排版发表的论文,但包括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数据,是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
问 预印本的优势有哪些?
答:
对于研究者,主要优势有:
迅速传播研究成果,占据首发权。上文提到的两篇论文,就验证了这一点。相比期刊,在预印本平台提交论文后,没有同行评审的过程,经过简短的内容检查机制,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后,即时或是在一两天内就会在预印本平台发布出来,不必等待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同行评审时间。
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提高可见性。预印本平台免费开放使用,不受是否订购、付费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阅读预印本平台上的论文。上面提到的两篇论文的预印本,在SCI数据库中已被引用了10余次。
发现潜在的合作者。看一个实例:清华大学李赛实验室联合国外两家研究机构共同发布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这个合作源于发布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的一篇论文。
对于读者,主要优势是免费获取最新的论文。目前,许多学术期刊仍然是订阅模式,需要订购或是单篇付费后才能看到全文,给经费水平较低机构的研究人员带来了研究壁垒,预印本让读者可以在线免费获取到最新论文。
对于科学界,主要优势是更快地、免费地传播、交流新的科学发现,加速产生更多的新发现。疫情期间,生命科学、医学领域的预印本平台BioRxiv和MedRxiv上面,有关COVID-19的预印本大量增加,是共享COVID-19研究最新进展的重要平台。
(清华大学李赛实验室联合国外两家研究机构共同发布新冠病毒真实3D图像;新闻链接: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5/21533.htm)
预印本的常见问题
Q1预印本还可以投稿到期刊吗?
不同期刊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近年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期刊对预印本采取友好政策,鼓励允许预印本。
例如知名期刊Nature:if scientists wish to display drafts of their research papers on an established preprint server before or during submission to Nature or any Nature journal, that's fine by us(如果科学家希望投稿到Nature或是Nature系列期刊之前或是同时,在预印本平台上发布手稿,我们OK)。
例如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等130种期刊与预印本平台medRxiv有合作,Access Microbiology等248种期刊与预印本平台bioRxiv有合作,研究者在medRxiv或是bioRxiv上传预印本时,可以直接传输手稿文件和元数据到投稿期刊,以节省投稿时间。
也有期刊不接受预印本的投稿,或是有一定限制。建议:研究者在发布预印本之前,查看可能投稿期刊的出版政策,并与编辑或编辑部直接确认。
Q2写学术论文时,可以引用预印本吗?
可以引用。
但是,预印本没有经过同行评审,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去判断它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不能用预印本来指导临床实践或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也不能在新闻媒体中作为既定信息进行报道。
例如预印本平台bioRxiv,每篇预印本都有其数字对象标识符 (DOI),可使用DOI进行引用。示例:作者AN,作者BT。2013. 预印本标题。bioRxiv doi: 10.1101/2019.12.11.123456
Q3为什么有的研究者使用预印本,有的不使用?
预印本的使用与学科有关。
很多学科领域具有数据共享基础,已形成开放科学文化,如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信息科学领域。这些学科领域的学者更愿意选择预印本平台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加快研究成果传播的同时,也可确认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但在尚未建立开放科学文化的学科,预印本的发布与使用率就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