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English
8:00 ~ 22:00
  -
- / -
  -
-
首页 咨询 服务办理 我的图书馆
首页 > 科研支持 > 开放科学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图书馆参与研制的开放获取期刊遴选评价体系成果正式发表

专家观点
2025年04月06日


日前,《高质量开放获取期刊评价遴选体系的构建》一文近期在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5年第3期发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琳教授担任文章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金兼斌教授担任通讯作者。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武汉大学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研究团队参与了研究工作。

文章介绍了“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推荐名录(OARL)” 方法体系的构建基础,通过专家咨询、调研等方法,构建了包含“出版规范”、“内容建设“和“开放实践”3个一级维度及下设的17个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OA期刊遴选评价体系。此研究为高质量开放获取期刊评价遴选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方法论支撑。

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推荐名录(OARL)方法体系构建背景

伴随着开放科学的发展,开放获取(OA)期刊逐渐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早在2003年,德国马普学会发起《柏林宣言》,呼吁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人类知识与文化遗产。宣言为学术期刊论文的全球开放获取奠定了早期基础。此后,一些国家间学术合作组织持续开展相关行动,不断加速开放科学的进程。如欧洲的cOAlition S联盟于2018年推出“Plan S”计划,要求受资助的研究成果必须以开放获取方式发表,直接挑战传统订阅模式,推动出版商加速向OA转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推出的《开放科学建议书》,则进一步将OA期刊纳入全球治理框架,提出开放科学应覆盖科研全流程,并促进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中国作为科研大国高度关注开放科学发展趋势并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开放共享。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时宣告,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作为开放科学框架下的学术交流的新形式,OA期刊及相关出版机构在推动学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部分OA 期刊通过大规模发表低质量论文来谋取大量论文处理费(APC),将商业利益置于学术标准和公共利益之上, 最终走向掠夺性期刊( Predatory journals),引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OA 期刊出版质量的广泛担忧和关注。一些掠夺性期刊甚至同时进入了多个权威数据库的检索目录,进一步增加了科研人员分辨高质量OA 期刊和问题OA 期刊的难度,严重干扰了正常学术出版秩序。因此,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并推出OA期刊的推荐名录,供学者在学术发表选刊时参考。但国内和国际上对OA期刊的评价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如一些评价体系往往倾向于单纯使用与传统期刊相似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指标对OA期刊进行评价,这一做法未能考虑到OA期刊的特性,从而可能无法全面地反映OA期刊的水平与质量。

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推荐名录(OARL)介绍

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20年启动开放科学支持计划,致力于推动开放科学发展并积极参与开放科学治理,并于2024年正式加入中国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为解决上述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推荐名录”项目的研制工作。该项目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并已于2024年12月26日正式发布上线。名录遵循"负责、透明、动态、合作"四项原则,为我国学者提供高质量OA期刊投稿发表的参考指南,目前已覆盖17个语种、106个学科,收录来自325个出版机构的1364种高质量OA期刊,并持续开放接受各国、各出版商开放获取期刊的申请和申报中(https://oarl.org.cn/zh/journal)。


阅读文章原文:

https://www.cjstp.cn/CN/10.11946/cjstp.202412061342


引用文章:

张琳, 林丽颖, 张铁明, 窦天芳, 刘筱敏, 马峥, 苟震宇, 金兼斌. 高质量开放获取期刊评价遴选体系的构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5, 36(3): 348-357. DOI: https://doi.org/10.11946/cjstp.202412061342


全部问题

Hi,你好

有问题咨询馆员?

常见问题

< 查看全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