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English
9:00 ~ 17:00
  -
- / -
  -
-
首页 咨询 服务办理 我的图书馆
首页 > 我和图书馆 > 2021 > 正文

2021

历史与文脉的传承

——对清华大学图书馆一期到四期工程的思考

2021
2021年03月25日

图片拍摄:郭佳肃


历史与文脉的传承

——对清华大学图书馆一期到四期工程的思考

孙宇


清华大学图书馆称得上是清华园内最漂亮的一组建筑群。1988年版《清华园风物志》“大图书馆”条目中记述了图书馆的发展过程:第一期工程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设计;第二期扩建工程是由我国杰出建筑大师、清华1921级校友杨廷宝设计。杨廷宝设计的扩建工程与旧馆完美衔接,浑然一体,被称做“天衣无缝”的杰作。关肇邺先生设计的新馆属“第三期工程”,在解决好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它与礼堂的主从关系。在构图上,不能压倒旧馆,并要使两者相得益彰……因此,设计者所持总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今人服务、为先贤增辉”。从杨老和关先生的图书馆扩建工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几位建筑师对于“文脉”(Context)的重视。

“文脉”这一后现代主义常用而且相当关键的概念在图书馆的设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后现代作为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否定了理性的绝对地位,重新引入了人文因素,包括文脉、场所精神甚至普通人的感情因素,体现了建筑师对于环境和历史的尊重。

文脉一词指的是“上下文”的传承,这里更引起我关注的是“下文”。本文通过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几期扩建“上下文”衔接的分析,重新审视与思考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如何传承文脉的问题。

图书馆一期——风格的起始

简介:1911年清华学堂建立,1912年学堂改为清华学校,正式建立小规模的图书室,称清华学校图书室。1919年早春,大图书馆落成,建筑面积2114平方米,这座建筑称得上是当时中国最具规模的图书馆。

首先需要分析的问题是:建于皇家园林清华园的早期清华大学为何没有继承中国古典建筑形式而采取西洋建筑风格?

一些校史资料表明这不仅由于规划设计者是美国建筑师墨菲,更由于成立清华的背景是美国希望建立一所各方面、包括建筑形式都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学校,“教育这一代青年人……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以达到其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1906年伊利诺伊校长詹姆士致罗斯福的备忘录)之目的,即退还庚子赔款之目的——培养“美国代理人"(冯友兰语)。因此当时的四大建筑都采用了美国流行的校园建筑风格。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清晰可见美国校园风格的痕迹:砖混结构、外形对称、比例端庄、立面三段、点缀石柱,模仿文艺复兴时的门窗、檐口、基座,清水红砖墙,重点部位用石材,青紫斑斓的石板瓦,有些拱窗、牛腿等处理。不仅如此,资料还表明“清华学校之四大建筑由于工程品质要求高,非本国厂商所能,而招揽外商洋行承包。材料亦大多取自美国”。

从老馆大铜门进去,上十几级台阶来到一间大理石厅:大理石的地面、大理石装饰的墙面、细长的大理石柱子,整个厅仿佛是个缩小的西式宫殿,四面有大理石拱门,微微弯起的穹顶,古式的壁灯和吊灯,庄严而高贵。资中筠先生曾写道:“一进入那殿堂,就有一种肃穆、宁静,甚至神圣之感,自然而然谁也不敢大声说话,连咳嗽也不敢放肆。”

从大厅往里走,经过一个拱门,后面就是书库。书库采用玻璃钢地板,在当时可谓最先进材料,现在也大体完好无损。大厅的南北两翼是阅览室,分别通过一个拱门与大厅相接。两个阅览室也极尽豪华:前后墙各有一排半落地的拱形玻璃窗,沿墙壁立许多红漆大书柜,陈列各种工具书,供人随时查阅。宽大的阅览桌,带扶手的木椅,与窗和书柜一样都是古色古香,奢侈的是地面铺设软木地板。

图书馆二期——天衣无缝

简介: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经费骤增,馆藏逐年大量增加,馆舍不敷使用。1930年3月开工扩建馆舍,于1931年11月竣工,馆舍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书30万册,阅览座位700余席。

杨老读书时“从砌墙到盖顶都去看”四大建筑的建造过程,而在12年后他完成了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成为名例的杰作——清华图书馆的扩建。他给后人留言道:“一定要重视历史和现状,尽可能地因地制宜……新旧建筑群应当相互照顾,要有协调的气氛。”关先生曾评价说:“杨老的图书馆的扩建在这些建筑中表现得最为完美、突出。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整体思想,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杨廷宝老先生以一个与旧馆从总体到细节完全一样的新楼在与旧馆垂直方向布置,并用一个以45°方向布置的4层高的中楼将二者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过于零碎的缺点。不知情者很难想象这是两次接连而成的。

杨老处理手法十分巧妙细致:两个八角形小过厅和两个八角形楼梯间成为新老楼间在平面上和外形上的连接与过渡,十分自然,十分妥帖,天衣无缝。中楼的大门设在二层,成为全馆的主要入口,直接联系各大阅览室。它没有重复原馆由一层入口再上大扶梯的手法,既在外观上表现了入口的主次,形象上也有个变换。主门厅面积不大,但上下左右四通八达,是一个经济而高效的交通空间。扩建后的L形图书馆位于校园的中心建筑——大礼堂之后,从东面和北面把礼堂拱卫、衬托起来。它的屋顶轮廓在平缓之中又有变化,在这一组建筑群中扮演着积极而恰当的角色。它的每个局部或构件,无不在尺度上、构图的繁简上做次一级处理,使人们在这个环境中享受到一种平和、庄重和有秩序的整体之美,并营造出浓郁的学术气氛。

然而,如此杰出的建筑也避免不了战争的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南迁。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迁回北京清华园。1946年复校时,清华大图书馆已面目全非。成了日军外科医院,日本人把书库改成手术室和药品库,还在第一阅览室凿出大洞,向地下室倾倒脏物,图书馆内大理石地面上满是血污,杂物狼藉。

图书馆三期——珠联璧合

简介:1991年9月新馆落成,命名为“逸夫馆”。新馆建成后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27820平方米,阅览座位2800余席。进入20世纪90年代,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

第二次扩建由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院士主笔设计。虽然经过两次扩建,但设计者在体量及材料细部上充分注意了与老建筑的协调,如采用温暖的红砖墙,砖迭的拱形门窗符号等,整座建筑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杨廷宝通过高起的入口门厅实体与旧建筑连接,而关肇邺则通过新老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即虚体避让的入口空间与老建筑衔接,两者都非常巧妙,令人叹绝。杨廷宝设计的入口空间通过门前台阶拾级而上直到二层,门厅不大,却有古色古香的拱券,地板细部及优美的弧形楼梯,让人感觉一种温馨的文化氛围。而关肇邺设计的入口院落风格突出的是宁静,特别是早晨,排队入馆的学生以及清澈见底的大喷水池更显得院落有股醇香的人文气息,令人陶醉。

新馆的面积约为老馆的3倍。设计者为了避免新馆过于突出使老馆处于从属地位,把新馆高大的主体部分适当后移,将新馆的低层部分布置在前方。为了避免新馆对老馆的压抑,求得与老馆尺度上的一致,将新馆的主入口隐蔽于半开敞的前院之内,避免了对老馆的压倒态势。为使新馆在风格上与老馆协调,外墙使用与清华园老建筑遗址相似的红砖、灰瓦,细节做了适当处理。为了求得与老馆主体形象上的呼应,新馆在几个入口处的大片玻璃墙外设置了独立的圆拱门,不重复老馆大量的拱窗。前院西对新建的阅报室、接待厅,东对老馆的西翼山墙,形成“阙门”形式,加上“踏步”、灯柱等处理,成为一个引人进入的入口。从南面扫视,新馆、老馆两个入口,一虚一实,避免了二门并列的重复感,同时尊重了老馆的历史地位。建筑的正门设在前院的西侧,院中设水池和喷泉,作为互相垂直轴线的转换根据,旧的青铜喷泉原是1922年老校友赠送母校的纪念物,现移置于池中心,得到一个较理想的喻意。前院的东北部设有过街楼一处,便于学生由馆后的宿舍区来馆,并保持了国内南北之间的习惯路线;院东面是跟老馆相联系的廊道和学术报告厅。廊道采五间拱廊形式,其中心正对院内水池和正门轴线,把前院围合起来,形成宁静的文化氛围。

室内以4层高的目录大厅为中心,主要阅览室均环绕大厅布置。馆中除二十多个借阅室、阅览室及展厅、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多处供读者休息、交往的空间,其中几处室外的围合、半围合空间,经过适当绿化布置之后,大大改善了周围环境。

设计者所持的“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今人服务、为先贤增辉”指导思想得到较完美的体现,表现在位置和高度选择上,新馆尊重大礼堂和一、二期老馆的中心地位,甘居偏位和次高。在建筑形式上,和旧馆建筑在呼应中有变化,采用欧美建筑形式的同时,不沿袭它的“一览无余”而吸收中国传统的几进几出、院中有院。选择传统建材“粗粮细做”的同时,应用铝合金大玻璃门窗采光、共享大厅天窗采光通风。新馆设计不追求豪华气派,未使用高档装修材料,在处理手法上不追求新奇,构思庄重简朴,具有较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保持了原有建筑的文脉,较充分地体现出教育建筑的精神功能。

图书馆四期、五期——文脉传承

校园建筑是大学的物化形态,它将其他诸多因素凝固在一起,成为了特定的概念和形象标志。清华校园建筑的历史是中国建筑发展历史的缩影,是一本20世纪中国建筑史的史书,凝结了中国近代、当代建筑设计的种种思想和风格,留下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创作足迹。

清华园的前身是熙春园,清华大学校园的建设便是以这组中国古典式园林建筑为基础。1840年起,在折中主义思想指导下,带有复古倾向的西洋建筑是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清华学堂、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这类由西方建筑师带到中国的建筑,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真实写照。

清华校园里的生物馆、化学馆、明斋以及天文台等属于“艺术装饰风格”,是近代建筑史上与复古主义思想相对立的另一种主流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思想的产物,它们简洁的立面造型、合理的内部功能代表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苏联专家带到中国来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对中国建筑的创作方向产生巨大影响,清华校园内学生宿舍1~4号楼采用大屋顶建筑形式,是对梁思成先生“民族形式”创作思想的准确注解。校园内另一幢庄严雄伟的主楼建筑则在反对复古、学习苏联的社会背景下,带着莫斯科大学主楼建筑群的身影,成为清华校园东部新区的中心形象。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建筑师面对纷繁的西方建筑设计思潮,逐步找到了自我。文脉主义建筑思想是被普遍接受的设计理论,而这一理论最有力的实践作品是清华建筑系关肇邺先生设计的清华校园内的图书馆扩建工程。建筑师以“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今人服务、为先贤增辉”为原则,取得了新建图书馆与原有旧馆和谐统一的完美效果。清华大学即将建设的图书馆四期工程将位于现在图书馆以北,利用诚斋和立斋拆除后的空间建设,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也将采取与旧馆同一风格。

建筑师的眼光不仅要看到历史,同时要看到未来,建筑如何在不割断历史的前提下体现时代的精神,甚至指出未来的方向,是个大问题,也是更高的期望。在当今社会中,在肯定成就的前提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文脉传承的未来似乎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回顾清华近百年历史,不难发现这里曾汇聚了众多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学者和精英。正如清华校训所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步入清华早期建筑中,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当年清华人执著追求理想的勤奋与忧国忧民的情操,这种潜在的精神力量赋予建筑超越物质性的品质。对于清华园建筑的未来,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并不仅仅是对于建筑形式本身,更多的是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场所精神的延续。


参考文献

[1]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2]魏嵩川.清华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研究,1995.(硕士论文)

[3]清华人物志(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4]清华人物志(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5]清华人物志(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清华校友通讯.复12~41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20(X).

[7]顾孟潮.保护文化 保护感觉 保护精神——感北大清华等四名校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外文化交流.2002年第7期


作者:孙宇,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学位,现任该院建筑师。

文章来源:邓景康,韦庆媛 编. 邺架巍巍:忆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7-32

全部问题

Hi,你好

有问题咨询馆员?

常见问题

< 查看全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