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金兼斌应邀与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白朴存,自治区高校图工委主任、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慧荣,自治区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周文学,自治区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立中参加活动。来自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38所合作高校及单位的图书馆负责人参会,交流会由周文学主持。
白朴存对金兼斌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清华大学援建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历史背景。白朴存表示,此次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合作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契机,将为自治区内高校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资源支撑,对推动自治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兼斌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支撑学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参与教育部“慕课西部行计划 2.0”服务国家战略等情况,并围绕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关心的学术资源建设、教学科研支撑等问题,着重介绍了OpenSign公益性学术资源服务平台、清华大学学者库、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数据库等开放科学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背景,并提出了双方可能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金兼斌表示,清华大学图书馆愿意积极发挥图书馆的开放资源优势、共享平台建设优势,聚焦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人才培养、馆际交流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可能的合作支持。
张慧荣代表自治区高校图工委,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共享优质开放科学数字资源的举措表示感谢。她表示,此次合作惠及内蒙古38家高校及公共图书馆,是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自治区高校图工委将全力做好协调与服务,确保合作顺利推进。
与会双方就资源共享机制、特色资源建设、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务实的讨论,达成相关共识,为后续合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部相关馆员参加交流。
清华大学图书馆立足学术文献管理与服务的核心职能,自2015年起,通过建设清华学者库、论文发表管理服务系统等一系列举措,为图书馆参与构建新的学术交流模式、培育新型学术交流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以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协同校内多家机构发起“开放科学支持计划”,该计划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整合全球已经开放获取的各类资源,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学术资源访问服务。本次合作交流以开放科学为核心,汇聚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代表,旨在落实2024年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的“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为教育部2021年起实施的“慕课西部行计划2.0”提供合作框架和具体行动,依托开放科学数字资源平台,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式与组织形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西部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