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English
8:00 ~ 22:00
  -
- / -
  -
-
首页 咨询 服务办理 我的图书馆
首页 > 推荐活动 > 作者面对面 > 正文

作者面对面

第5期:匠人之心:乡村、手艺与记忆——阎海军、乔晓光

作者面对面
2018年05月11日

“与书籍对话,和作者沟通”。5月12日下午,第5期“邺架轩•作者面对面”活动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匠人之心:乡村、手艺与记忆”, 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博雅论坛、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共同举办,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阎海军和乔晓光两位老师来到活动现场。活动由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张秋博士主持。

阎海军老师首先介绍了《陇中手艺》的创作感想。他是国内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甘肃通渭人,著有《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官墙里:一个人的乡村和都市》,作品曾经获得第六届黄河文学奖一等奖,作品也曾入围第11届文津图书奖,2015年华文好书,2015年凤凰非虚构十大好书等书榜。乔晓光老师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艺术届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民协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中国民间剪纸教科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教育传承项目,获民间守望者提名奖,中宣部文化名家即四个一批人才。

阎老师说,这本书不仅是讲手艺,更是讲手艺人与社会关系、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一种社会关联,以及这些纽带当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结构。之所以选择“陇中”作为写作范围,阎老师也有丰富的调查和思考。游牧民族的文化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交织穿插,促成了非常繁荣、非常复杂的民间创作。此外,这里自然条件很差,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家在这个地方要生存就像“作战”一样;“比如我把那个地方跟我们国家江南富庶地区要对比的话,我们那个地方的人要付出江南人三倍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很多人说什么地方人穷,肯定那个地方人非常懒,其实也不是,贫困地区的人其实是特别勤奋的。”

乔晓光老师是研究民间艺术专家,在非遗方面有深入研究,走访过全国很多地区。乔老师认为,《陇中手艺》在文学界对真正的一个时代存在的活态文明有深度的关注的一个开始,在干旱的土地上走向了文化的深层。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旧文明混生的时代,传统的东西还在,新的文明已经显出它的能量,或者成为大的趋势。但我们对旧有的鲜活的民间文化知之甚少,“抢救”是当务之急,不然它们将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与大学学院中的知识也有根本区别。并不是说大学学院的东西不重要,但学院里的东西是课本上的,生活并不是以课本为载体的,在课本上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背后有太复杂的文化和人性。

两位老师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到乡村是我们现在真正活着的文明,他们让生活开口生活,让农民开口说话,让农村开口说话,记录在农村发生的事情,打开了本原文化、活态文化的大门,通向了最为广阔的真实世界。

全部问题

Hi,你好

有问题咨询馆员?

常见问题

< 查看全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