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戴琼海团队做客“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畅讲空中机器人
清华新闻网9月25日电 (研通社记者 陶一萍)9月24日晚,“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第三期活动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未央厅举行。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导师戴琼海和他指导的在今年8月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中夺冠的Throne团队受邀参加活动。
图为戴琼海和同学们分享科研经历 梅恺元 摄
活动伊始,戴琼海介绍了无人机可视导航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他说,无人机涉及的技术很多,关键是要装上类似人类眼睛的东西。这里包含几个要求,一个是要看得见,一个是要看得清,第三是要看得准,这是无人机最重要的目标。如果无人机有这些眼睛——包括摄像机、激光器、红外等等,并带有计算能力,就能执行各种任务。除了在战场上的应用外,无人机还能帮助农业施肥,加入多光谱功能就能看到肥料施肥情况以及农作物生长情况。因此,无人机在军用、民用中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图为戴琼海回答同学们问题。 毛李洁 摄
在谈及清华组队参加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的缘由时,戴琼海说,团队研究立体视频已有十年,既想在赛事中发挥出我们的技术水平,又希望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并能在其中锻炼自己。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今年1月份,戴琼海领导团队的科研成果“立体视频获取与重建技术及装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谈及该项科研成果与无人机的关系时,他说,无人机在飞行时,需要有立体视觉,要能看得见,能知道有多远,知道目标有多大。从立体视频这个获奖成果来看,项目最重要的是攻克了以下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建模精度;第二个难点是二维视频向三维视频的转换;第三个难点是立体视频的显示效果很差。我们采用了软硬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些重要的国际难题。这个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大量应用,其中有40多项发明专利已经转移到企业应用中。
在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提问踊跃。有同学认为创新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此,戴琼海指出“从问题入手,就是原创;从方法入手,就是改进。”当有同学提问关于团队备战过程时,戴琼海说:“作为一个系统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首先需要保证团队成员相处融洽,和谐的氛围往往能把负面情绪一扫而光。其次是要对每个环节提供很多备选方案。”
图为在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 肖庆阳 摄
合作是一切团队成功的根本,在比赛中清华团队的力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活动中,Throne团队成员李一鹏、王玉旺、闫伟、李修讲述了无人机世界冠军背后的故事,分享了漫长备战过程中的心得与感悟。
教师李一鹏是Throne团队的队长,他指出,实际上Throne团队是由小到大,慢慢成长起来的。我们能取得冠军,也是因为每个同学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内发挥了效应,实现了1+1>2的效果。
王玉旺同学是最早进入Throne团队的队员之一,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完成整个项目。他举例说,在比赛前的一个晚上,飞机摔了,团队队员齐心协力熬了一夜才把飞机修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和大家是共同成长的。闫伟同学也认为,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快乐,因为大家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
Throne团队的队员不仅有研究生,还有本科生,现在大三的李修同学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在去年大二的时候进入团队的。刚刚进入团队的时候,他尽量让自己能很快找到入手点,帮助学长做一些事,然后再慢慢融入进去。现在,李修已经是团队的主力队员之一了。
戴琼海所指导的Throne团队“钻之弥坚”的科研精神和“精诚合作”的团队力量,让现场同学们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团队共同挑战科学难题的乐趣。
百闻不如一见,Throne团队成员还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无人机飞行演示,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蕴含了多种高科技元素的无人机。
图为Throne团队成员在活动现场进行无人机展示 梅恺元 摄
活动最后,戴琼海寄语清华学子,他说:“年轻人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既要做好人,也要做好学问。做学问,是在无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无疑。做人要正,要和;做事要高(目标高),要恒(持之以恒)”。
“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活动吸引了在校学师生积极参与,人文社科图书馆未央厅内“站”无虚席,为了让更多同学零距离接触大师,和真人图书“对话”,活动特别增设了视频直播分会场,分会场内也坐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
本次活动由人文社科图书馆副馆长张秋主持。
“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和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联合推出,活动由嘉宾访谈和现场互动两个环节构成,希望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通过与“真人图书”的零距离互动沟通完成“图书”的阅读,分享“真人图书”的精彩,完成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供稿:校研究生会 图书馆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