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学科馆员拜访自动化系领导
2016.11.23,参考部学科馆员刘敬晗约见了自动化系负责本科生教学的副系主任王红老师,就图书馆建设、服务、馆藏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访谈。
王老师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对我们馆的馆藏资源、环境建设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①对于自动化系的读者来说我们馆的电子资源,包括多门类的数据库、电子图书等,在学生学习和教师科研的工作中都起到了相当分量的作用。馆藏资源丰富、充沛。
②图书馆北馆近期正式开馆,开馆前的试运行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利用,环境舒适、学习氛围足,给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
③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服务,给读者带来很多方便。预约书、还书都简单易行。
王老师家住校外,因此下班后使用图书馆即需要“校外访问”的方式,针对自己和了解到其他读者的一些使用情况,王老师提出了关于“校外访问”的改进意见。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方式,通过info的图书馆链接也好,主页上的“校外访问”方式也好,如果能够将校内、校外资源一并整合,无需读者分开访问是最最理想的。
作为主抓本科生教学的副系主任,王老师多次被学生给予最高的肯定,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她“红姐”。凭借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创新理念,王老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自动化系的好学生。然而她最近越发觉得孩子们,尤其是本科生,缺乏正统的学术思维,往往爱用一种网络弥撒式的想法去查资料,颇有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靠谱感觉。图书馆有很多专业讲座,但这些讲座多针对那些对专业工具有初步认识或者有学习欲望的读者。而初入校园的本科生,他们还不知道做学问要使用专业的学术工具或资源,他们大多数会盲目的使用“百度”、“知乎”来为自己寻找答案,然而这么做的结果是,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所查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鉴定,常常事倍功半,不得要领。针对此种情况,王老师希望图书馆能够开展一项大众型的科普活动或讲座,目的是让初入校园的本科生尽快拥有专业的学术思维,及时、准确的掌握自己能够使用的学术资源和工具。
“校外访问”是一大难关,但“学术思维”的养成却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向。结合最近参与花芳老师的文献检索资源分享的相关项目,邀请图书馆学生顾问团参与共同设计的图书馆入学教育微视频正在酝酿启动中……